此前,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及爱尔兰的专家学者对5万多名志愿者进行跟踪研究,他们发现:走路步速的差异能影响人的衰老速度,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受益最大。
其中,保持普通步速比慢悠悠走路能降低20%的全因死亡风险,而快步走能降到24%,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普通步速可有效降低4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而快步走能降低53%。研究人员称,如何判定是否快走,就看你走路时是否呼吸轻喘或出汗,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说是快走了,而且快走降低死亡风险并不与一个人的体能活动、高矮胖瘦、是男是女有关。
除了外国专家研究外,北大也曾十年研究走路和健康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走路越多的人群,血压下降越明显。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对于运动大家也要有个清晰的认知:“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任何一项运动都要讲究技巧,而且还需要适度。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过量运动或运动姿势不正确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美国《JAMA》曾发表一篇论文,结果显示:人体每天最佳走路步数大约在4000-10000步左右,处于10000步峰值,人体死亡率下降就会趋于平稳。此项结果是美国研究人员对4000名40岁以上受试者,经过十年调查分析得来的。
所以人体若是想要通过走路锻炼身体,那么最佳步行速度应该可以控制在100步/分钟,也就是中等步行强度,而上述推荐的最佳步数范围是4000-10000步,那么换算下来大概是每天40-100分钟。
若身体处于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状态,则很有可能对膝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心脏,肺部负担过重,引发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走路只是单纯走路,比方说走路含胸驼背、姿势散漫,走走停停,看起来就很没精神。这样的走路姿势对健康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且很有可能造成脊椎弯曲,造成背部、颈部疼痛。
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快步走时,身体自然挺直、肩部放松、目视前方,将颈部与身体连成一条直线;双手自然前后摆动,尽量以腰背发力,减轻双脚负担。
除此之外,快步走时你的双脚要尽量保持平行,而不是外八字、内八字;还有双脚五指要抓地,而不是拖着脚走,发出“踏踏”声响。胯骨要随双手自然扭动,这样不仅会保持形体美观,而且还能减少脊椎受力,让你的脊椎保持平衡。大家走路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发现姿势不对要及时改正。按照正确走路模式,长时间坚持下来,你的身体会越走越有力,越走越轻松。
大家走路过程要量力而行,感觉身体不适最好停下来休息,如果大家认为走路突然停下,会让身体“冷”下去,不妨在原地做几组调整动作,比如高抬腿(将腿自然抬高,大腿与小腿之间形成90°),一组20个,不求多;还比如伸展运动(双手笔直伸展,通过肩关节进行上下摇摆;身体与地面垂直,通过腰部发力,左右摆动),这几组动作都可以使你的脊椎得到充分放松,缓解脊椎疲劳。
还有大家的运动鞋也要常备三双,交替使用,鞋子最好以软底的运动鞋为主。一般鞋底较硬的休闲鞋、皮鞋、甚至是高跟鞋就尽量不要穿了。
体型过重人群。对于肥胖人群,由于人体3/4的重量都靠膝盖支撑,而肥胖人群体量过重,长时间走路必然会对膝关节造成劳损,所以一般大家走路的时候,最好还是维持在40分钟以内,这类运动版强度可以减缓膝盖压力,而且还能达到燃烧脂肪的作用。
老年群体。人骨关节之间的钙元素超过35岁黄金期开始自然流失,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且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机能也在慢慢衰退,长时间走路不仅会进一步损伤膝盖,还可能会使心脏压力过大,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所以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一般走路强度控制在20-50分钟。
走路作为如今最“经济实惠”的一项运动,深受全世界各地人群青睐,但运动有度,还要适量而行,而且每一个人天生体质不一,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制定合理有效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