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九窍塞都什么造型(古代女子下葬要堵住九窍,眼耳口鼻肛为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9 10:24:10    


沉睡千年的秘密:当死亡邂逅玉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幽暗的地宫里,尘封的棺椁被缓缓打开,露出里面沉睡千年的主人,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死者口鼻耳目处塞着的玉器,它们晶莹剔透,却平添了几分阴森可怖……这些神秘的玉器究竟是什么?又为何被放入墓穴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玉韫九窍:封存灵魂的古老仪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玉器,有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九窍塞”,“九窍”并非指我们熟知的“七窍”,而是古人对人体九个孔窍的统称,除了眼、耳、鼻、口之外,还包括肛门、尿道口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开口,在古人的观念中,人死后灵魂会从这些孔窍中逸散,只有用玉器将其堵住才能保证灵魂的完整,使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安然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窍塞”并非随意放置,而是根据不同孔窍的形状和大小,精心雕琢而成,塞住眼睛的“瞑目”,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圆润,仿佛是在为逝者合上双眼,使其安然入睡,而塞住鼻孔的“鼻塞”,则呈细长的圆柱形,便于插入鼻腔,防止灵魂从鼻息中逃逸,这些玉器,不仅是封存灵魂的工具更是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身份的象征:材质与等级的秘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窍塞”的材质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瓦、石、玉、金、珠,其中,以玉为材质的“九窍塞”最为常见,也最具代表性,玉,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纯洁、高贵的象征,用玉来制作“九窍塞”,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更彰显了其生前的身份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使用的玉塞材质和工艺也有着天壤之别,平民百姓或许只能用简单的陶土或石头来象征性地堵塞九窍,而王公贵族则会使用珍贵的和田玉,甚至翡翠来制作玉塞,其上还会雕刻精美的纹饰,以示尊贵考古学家曾在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了一套精美的玉塞,其中“玉琀”(塞口之玉)由整块和田羊脂玉雕琢而成,晶莹剔透,温润细腻,堪称稀世珍宝,可见墓主人身份之尊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银深处的奢华:永生的奢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九窍塞”之外,古代贵族还会采用一种更为神秘的方式来保存遗体——水银浸泡,水银,又称汞,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具有极强的防腐作用,古人认为,水银可以阻止遗体腐烂,甚至能够使灵魂不灭因此将其视为“长生不老”的神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史料记载中,使用水银防腐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清朝慈禧太后的陵墓,据说,慈禧太后下葬时,棺椁内注入了大量的水银,以保持其遗体不腐,虽然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长生不老”的痴迷,以及水银在防腐方面的强大功效,水银虽然可以延缓遗体的腐败,却无法真正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相反,水银具有剧毒,一旦泄露,将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活人殉葬到兵马俑:丧葬文化的变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窍塞”和“水银浸泡”只是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缩影,其背后蕴藏着古人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来世的期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丧葬文化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早期文明阶段,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需要衣食住行,因此会将逝者生前使用的器物、喜爱的食物等一同埋葬,甚至会进行残酷的活人殉葬以侍奉死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活人殉葬的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陶俑、木俑等陪葬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统治者对来世权力的渴望

理性的光辉:穿越迷雾,拥抱生命

回望古代丧葬文化,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古人对死亡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无论是“九窍塞”、“水银浸泡”,还是奢华的陵墓和陪葬品,都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也无法真正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这些看似神秘而庄重的仪式更多地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统治阶级的权力地位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对生死的理解更加理性,我们不再迷信鬼神,也不再奢求“长生不老”,而是更加珍惜生命,努力活出精彩的每一天,那些流传千年的丧葬习俗,也逐渐褪去神秘的外衣,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印记,提醒着我们:生命宝贵且行且珍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