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短期会因为经济的周期性,而产生波动。
另外一个对股票市场涨跌产生影响的,则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通货紧缩比较常见。
而在70年代之后,通货膨胀则更常见。
什么是通货紧缩呢?
我们经常提到通货膨胀,咱们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是物价上涨。
而通货紧缩的感受,就是物价下跌。
物价下跌不是好事吗?
乍看之下,物价下跌感觉是好事情。
但其实不一定。
通货膨胀的时候,虽然物价上涨,但是通常工资也是上涨的。
工资的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覆盖物价上涨的幅度。
但是通货紧缩的时候,伴随着物价下跌,还有工资下跌、银行贷款下降(甚至提前收回贷款)。
大量的企业破产甚至倒闭,工人失业,甚至没有了收入来源。
很多商家也不想因为物价下跌亏损卖出,甚至主动销毁商品。
比如说农场主生产出牛奶。但是卖不出去,宁愿倒掉。
而很多人反而失业,买不起牛奶。
结果进一步导致牛奶生产过剩,更卖不出去。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银行也不愿意放贷支持企业,反而担心客户还不上钱,就提前收贷。
晴天借伞雨天收伞,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美国在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GDP下降了25%,失业率高达30%。
这就是当年导致美股1929年大股灾的另一个因素。
当时美股道琼斯指数,从381点,下跌到只有41点,下跌了89%。
数百万投资者的积蓄化为乌有,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濒临破产,不得不回到大学里当教授。
美国经济陷入到历史上最严重的萧条期。
不过这种通货紧缩,在最近的几十年,出现的概率比之前小了很多。
因为1929年,美国还是金本位。
货币对标黄金,限制了社会上货币的供给。
在1929年大萧条时期,当时的货币供给下降了29%,这是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因素。
后来经济大萧条之后,很多国家吸收了经验教训,变为纸币本位。
纸币可以无限量供应,遇到经济低迷,可以敞开放水刺激经济,就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但是由此引发出另一个问题:通货膨胀。
很简单,如果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变多了,那原来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被稀释。
比如说社会上总共有100亿的资金,而你手上有1亿,购买力占社会的1%。
这个时候新印出100亿钞票,你的购买力就只占0.5%了。
2020年3月份,全球股市大暴跌,后来从4月份开始大反弹。
就是因为美联储等释放了天量的宽松政策,印了特别多的货币。
资产价格暴跌?市场恐慌?
没关系,可以敞开了印钞票,跌多少买多少。
不过也由此引发,2021-2022年,美元通货膨胀率大幅提升。
美元通货膨胀一度高达9%。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元利率也大幅提升,
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最低的0.5%,一路提升到接近5%。
在2022年美元通货膨胀最严重的阶段,引发了美股、美债、美国房地产的共同下跌。
之后美股在AI行情下,率先涨了起来。
不过美国国债、美国房地产,到2020-2021年的高位还有不少距离。
在纸币本位时代,通货紧缩通常比较少见,并且持续时间不长。
我们更常见的,是货币超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
也就是物价上涨,同样的钱,购买力缩水。
那如何减少通货膨胀的影响呢?
其实长期可以抗通货膨胀的资产,主要是三类。
第一类优质的股票资产。
比如说优秀的指数基金、主动基金。
这也是我们现在主要投资的品种。
只不过股票基金最好别买贵了,在低估区域投资,避免短期风险。
第二类是一二线城市优质地段的房地产。
最好是人口净流入、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快的城市,
优质地段的房地产,长期收益也是可以抗通货膨胀的。
如果是人口净流出、人均收入下降的城市,房地产则不具备抗通货膨胀的能力。
第三类,就是人力资产,也就是我们自己。
为啥要让小孩子好好学习呢?
其实很大原因是因为一个好的学历,可以显著提高人力资产的现金流,
也就是工资收入。
我们的工资收入,也是可以抗通货膨胀增长的。
越是优秀的人才,收入增长越稳定。
要么买入优质的资产,要么把自己变成优质的资产。
这就是跑赢通货膨胀的好方法。